氣動截止球閥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在火電廠和核電廠的重要系統中,氣動切斷閥被廣泛使用,對保證電廠的生產安全起著重要作用。當然,在電站運行過程中,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氣動切斷閥會發生一系列故障,對電站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構成嚴重威脅。鑒于此,分析電站典型氣動截止閥的故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氣動截止閥的工作原理:氣動截止閥圖片。
氣動切斷閥的工作原理是將空氣壓縮后作為動力源,實現閥門的遠程控制。主控室將手動或自動啟動動作命令,這樣進氣和排氣電磁閥將開始運行,壓縮空氣將被供應給致動器。壓縮空氣會作用在活塞或隔膜上,約束閥門動作的摩擦力和閥桿的彈簧力,然后壓下或抬起閥桿。基于此,閥芯將上下移動以打開或關閉閥門。
如果閥門漏氣且驅動頭中沒有壓縮空氣,閥門將根據系統要求切換到安全位置。大多數情況下,電站儀表的壓縮空氣供應壓力為4~9巴。在進入閥門之前,過濾器將過濾和凈化壓縮空氣,然后用減壓閥減壓。入口壓力表讀數小于4巴。此外,減壓閥頂部安裝有調節螺釘,可以通過調節來調節壓力。調整前,有必要松開保護罩。
氣動截止閥的結構:
氣動截止閥廣泛應用于電廠和核電廠的重要系統中。就現場使用的氣動閥而言,為了避免失去氣源,一般不允許自動操作,但采用手動操作。在操作過程中,手動操作機構將被鎖定在不影響閥門正常運行的安全位置,即所謂的中性點,這可以在操作過程中為主控室或遠程操作提供方便。在緊急情況下,當氣源丟失或由于氣動伺服機構的動作或其他原因導致遠程操作失敗時,操作員可以通過手動機構從安全位置反向打開或關閉閥門,從而有效地控制閥門開關。此外,閥門可以根據系統要求固定在相應的位置。
氣動截止閥的中性點設置:
氣動截止閥工作時,手動裝置會固定在不影響氣動操作的位置,這個位置指的是中性點。中性點實際上屬于一個區域,而不是一個點。
目前國內很多電站在設置氣動切斷閥手動機構時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故障。以某核電廠為例,自氣動切斷閥投入運行以來,手動機構設置出現了幾次內部泄漏故障。為了提高機組的運行水平,維修人員不得不在機組通電運行時前往安全殼現場進行試維修,這不僅大大增加了他們的暴露量,而且威脅到機組運行的安全穩定。根據現場調查和維修,可以看出,這些故障主要是由于沒有嚴格按照正確的位置設置閥門手動機構造成的。
氣動切斷閥為全閉全開閥,一般有手動操作機構。如果是基于失氣后的安全位置,可以分為兩種,即失氣是關于失氣的,根據手動機構的配置,也可以分為兩種,即直接式和間接式。當閥門實現自動遙控操作時,如果操作正常,將在中性點設置一個手動機構,可以為氣動執行器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支持。在緊急情況下,如氣源損失、氣動機構或隔膜漏氣,可通過手動機構打開和關閉閥門,或根據系統要求固定在其他位置,以充分發揮其設計功能,支持系統運行。
在核電廠現場,直接切斷閥會在金屬鏈上綁一把金屬勺尺,由維修人員的維修工作進行調整,并加工手輪下平面與氣動鎖緊裝置上平面之間的距離。在操作過程中,如果勺尺操作者對閥門結構不熟悉,可以手動操作閥門,恢復手動裝置的設定。
對于火力發電廠,氣動閥門通常廣泛應用于減溫水等系統。相比之下,氣動切斷閥在核電廠的應用是不同的,即它們用于安全殼隔離系統,這些系統的可靠性和完整功能對電廠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有很大影響。如果手動機構的操縱桿沒有按照正確的要求設置,在閥門的氣動操作過程中,該機構可能會干擾氣動操作,導致閥門故障。鑒于此,為了實現遠程操作控制,每個閥門手動機構的位置設置必須準確。特別是閥門操作人員必須積極學習閥門的基礎理論知識,致力于提高核電廠的運行安全性。
同時,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如設備磨損和安裝誤差。閥門的中性點可能在小范圍內變化。可見氣動切斷閥中性點的勺形尺寸并不固定。閥門修理或收縮后,必須重新設置和制造勺尺,以確保閥門開關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