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閥對氣體介質的密封是靠球體與閥座密封圈緊密結合形成的軟密封實現的。閥座密封原理隨閥座結構不同而各有差異,主要可分為雙活塞效應(DPE)
和下游自泄放(SR) 兩種。
下游自泄放設計球閥現主要用于液體管道,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在氣體管道中應用較廣的雙活塞效應(DPE)設計球閥進行分析。由附圖 2.1 與附圖 2.2 可見,以雙活塞效應結構(DPE)閥座為受力分析對象,干線壓力與閥腔壓力對閥座的作用力 FR= FF+ F△A,所受合力 FR 方向始終指向閥座,即干線與閥腔壓力均使閥座密封圈向球體壓緊,始終實現球閥閥座良好密封。
附圖 2.1 Double Piston Effect (DPE)結構及密封原理示意圖(干線壓力對閥座作用力)
根據球閥密封原理、故障原因分析及球閥抱死故障實地成功排除經驗,總結抱死故障排除方法如下:
(1)傳動齒輪箱故障:作為預防性維護,須每年定期打開齒輪箱,檢查箱內傳動機構潤滑、防銹及部件完好情況,清理箱內污水、異物,并更換補充新鮮黃油,若軸承等部件損壞須及時更換,以確保傳動機構工作狀態良好,閥門操作順暢。
(2)密封座卡阻故障:首先注入清洗液浸泡(浸泡時間可根據閥門注脂情況而定)、再經排污排出污物雜質,消除密封座卡阻;若經反復清洗、排污,閥門仍無法正常操作,可判斷為密封座彈簧等部分異常,須拆卸解體閥門進行檢修。
(3)閥腔與干線壓差過大:一般首先注入清洗液浸泡后排污,清洗掉密封面原有密封脂,若閥門本身存在一定量內漏,則可實現閥腔與干線壓力平衡;若故障仍存在,則考慮按照圖 3.1 所示制作排污咀注氣裝置連接到球閥排污咀平衡閥腔與干線壓差,消除抱死故障。這套平壓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制作,且效果明顯,利用該套裝置已成功解決我公司如大港站某廠 12〞球閥等其他多起閥門抱死故障。如圖 3.1 機加連接件一端為快裝接頭,一端為配合排污咀接口規格的螺扣,建議工程師根據常見閥門排污咀接口規格制作一組機加連接件隨時備用。
03野蠻操作的危害性:
對無法正常操作的閥門野蠻操作能夠導致:
(1)閥門傳動齒輪箱受力過大,造成箱體破裂或箱內齒輪等部件形變、損壞;
(2)對密封球面造成嚴重劃痕,導致閥門嚴重內漏,甚至報廢;
(3)加力桿斷裂或多人同時操作導致操作人員人身傷害。
為避免造成設備損傷、人員傷害和經濟損失,球閥無法正常操作時切忌采取使用加力桿或多人操作等野蠻方式操作!須認真分析故障原因后妥善處理、排除故障。
三、結束語
為預防閥門抱死故障發生,提高天然氣管道在用球閥的可靠性、延長閥門使用壽命,特提出如下建議和預防性維護措施:
1改進排污咀安裝方式:普通球閥的排污咀是直接安裝到閥體接口上的,由于閥門可能存在內漏,當排污咀出現故障或需要向閥腔注氣平壓時,必須拆卸排污咀進行維修,漏入閥腔的高壓介質將可能對維修作業人員帶來危險。因此建議干線球閥排污咀安裝推廣兩閥組設計方式,在排污咀前加裝兩個控制閥與閥體相連,控制閥后安裝排污咀,以提高相關維護、檢修作業的便利性與安全性。另外兩閥組排污咀安裝方式還可實現大口徑排放,以減少漸開排污咀時產生截流冰堵的風險。如下圖 4.1 所示。
圖 4.1 干線球閥兩閥組排污咀安裝示意圖
2、預防性維護:根據閥門維護及運行狀況,適時適量注入新鮮潤滑脂,防止潤滑脂或密封脂硬化造成卡阻;定期全開/關閥門幾次,由于生產等原因不能全開/關的閥門,至少要定期的活動 10°至15°,重復活動幾次能與全開/關閥門起到近乎同等的效果,能有效防止傳動機構銹蝕和閥門抱死故障的發生。
3、定期打開傳動齒輪箱檢查箱內傳動機構潤滑、防銹及部件完好情況,清理箱內污水、異物,更換補充新鮮黃油,若軸承等部件損壞須及時更換,降低傳動機構故障率。http://m.silverskysamoyed.com/
4、作好排污記錄,以便分析輸氣管內天然氣氣質和確定排污周期。